邓州门户网,邓州在线 邓州门户网手手机app
  邓州吧   情感天空   中秋漫话
返回列表
查看: 2592|回复: 0
收起左侧

[出门在外] 中秋漫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8 19: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一有闲空,我也总爱坐在阳台翘首赏月,特别是当中秋夜空月圆辉洒,以月为抒写对象的诗词便在胸臆涌动,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张先的“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团圆,一个亘古不变经久不衰的话题。“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则在唐代。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乃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文化节日。
望着这个月亮,千百年来,中国的骚人墨客不知留下了多少见月落泪,触景生情的诗句。远在异乡的游子,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地相隔的友朋恋侣,会念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旷达高远的人文雅士,会吟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饼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也要基本一样。是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很小我就听见老人念叨:“宁在外边过大年,不过外边月儿圆”,足以说明中秋的特殊位置。也许只用那些甜饼瓜果填补内心的失衡远远不够,但是这样的寄托带有另类生命活力,就是希望自己所挂怀的人都能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八月十五分食月饼,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历经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
中秋赏月、玩月,唐代颇盛。八月十五入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后,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中秋各地讲究很多,形式不尽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热闹。但是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每年的中秋节,我都要写上一篇短文,把自己的心绪遣注笔端,等到哪天细致数来,穿织的记忆就会给生命添加深刻的韵致。也许自己人生经历总是离不开亲情的牵系,也许在亲情中自己永远是一个牵不到衣襟的游子,离休赋闲的叔父、遥居燕赵的小舅、江南行医的好友、长久怀想的同窗……还有一串名字,都是我在中秋的无尽感念。(转自《湖北日报》)
门户网就是您的家!欢迎您常回家看看!如果您喜欢邓州门户网,请介绍给您身边的朋友!有了您的支持,门户网才能走得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收藏:2 | 帖子:2577

广播台

精彩推荐

邓州市,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邓州门户网
手机客户端
邓州门户网公众微信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377-6226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