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卧马先生1 于 2024-8-18 21:07 编辑
《山海经》“嚣鸟”记载揭开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徐家岭墓出土青铜神兽之谜 卧马先生(李敦彦)
自2023年8月5日《破译淅川仓房镇徐家岭11号化夫人小口鼎铭文发现楚国若敖墓》发表揭开2800年楚国若敖居鄀、葬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斗邑封地之谜文章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激动之余未停止对徐家岭其它墓葬文物研究。 今春在研究徐家岭9号墓葬出土文物时,看到那件河南省考古专家至今未解的一对神秘的青铜神兽来了兴趣,详细搜查参考河南省文物考古专家关于徐家岭墓考古发掘、河南省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关于青铜神兽研究、中央电视台关于徐家岭墓专题片、人工智能AI等各界关于青铜神兽相关研究,360AI查阅全网65866篇相关资料,精选其中的30篇作答只给出了造型精美的青铜神兽可能是悬鼓架子和编磬架用途,考古专家多以青铜神兽制作精工,创意新奇,极富抽象形式意味的美感显示了楚人浪漫丰富的想象力和逼真鲜活的生命力,反映了青铜铸造手工业的惊人成就及古代匠师的非凡艺术才能,但没给出到底是什么青铜神兽的明确答案?认真研究青铜神兽,数月苦思冥想不得其解,进入青铜神兽研究瓶颈?一直想象不出33年来难倒河南省考古专家乃至难倒全国考古专家、连人工智能AI都回答不了的淅川县徐家岭青铜神兽到底会是什么神兽?
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9号墓出土的青铜神兽图
1990~1991年河南省考古专家在淅川县徐家岭9号墓中出土了一对青铜神兽,分别藏于河南博物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两件神兽大小、造型、纹饰基本相同,龙首外扭的方向相反。青铜神兽为龙头、兽身,张口吐舌,首上以六条小龙构成兽角,脊背上有带方座的支架,架上的奔兽口中衔一条小龙,河南博物院所藏神兽的后腿上部有方形插座,通体镶嵌的绿松石精美华贵。 青铜神兽构造复杂,由多个部件组成,可进行拆装,部件之间对接紧密。它的铸造工艺除一部分受中原青铜铸造工艺的影响外,一部分则是新的发明和创造。器身采用商周以来常见的范铸法铸造,器表以绿松石嵌出龙、凤等图案,形成绚丽多彩的装饰效果,令人赏心悦目。神兽头上蟠绕的小龙等,则是运用春秋中后期楚国先进的失蜡法铸造。铸造工艺的创新与应用,显示了楚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改造、升华,使神兽的造型风格华丽灵动,有着与同期中原器物完全不同的美感,呈现出无法比拟、独放异彩的特点,成为一个历史时代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对比虎座鸟架鼓 图 好长一段时间都是望徐家岭青铜神兽兴叹,看到考古专家口中的满身龙凤纹饰的似龙非龙、像虎非虎、头上密密麻麻顶着似鹿茸的神兽直发呆?无奈之中最后联想起徐家岭11号墓小口鼎的“鄀嚣”铭文,考虑这神秘莫测的青铜神兽,会不会跟谥号为“若敖”的楚君熊仪“鄀嚣”有关? 开始查阅敖和嚣字的古今文字演变,查找到与“嚣”字相关的动物。没想到果然查到一种叫“嚣鸟”的古代动物,当查看到《山海经》中确切记载“嚣鸟”之形的描述和关于“嚣鸟”的相关图片资料后,我两眼发光的笑了,狂喜中反复观看徐家岭9号墓出土的龙头、兽身,张口吐舌,首上以六条小龙(蛇形)构成兽角,脊背上有带方座的支架,架上的奔兽口中衔一条小龙图片。 “嚣”鸟是一种在《山海经》中有很多关于嚣鸟等远古动物的详细记载。 《山海经 北山经》记载: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修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雁门,其兽多居暨,其状如彙、而赤毛,其音如豚。有鸟焉,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嚣,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 徐家岭青铜神兽到底是什么神兽,需要依据青铜器夸张造型,找到与历史记载相符的确凿证据? “嚣”的本义即指人声嘈杂,即吵闹、喧哗。嚣是多音字读xiāo。嚣又读áo,是传说中的一种鸟。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嚣鸟的外形特征非常独特,它形状像夸父,拥有四个翅膀、一只眼睛和狗一样的尾巴,名字叫嚣,叫声像鹊。这种生物的肉被认为具有神奇的药用价值,可以治疗肚子疼和腹泻。嚣鸟的描述在《山海经》中多次出现,提供了对其外形特征和治疗用途的详细信息。12 此外,嚣鸟的传说和描述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在一些现代研究和讨论中引发了对于古代文献记载的真实性和神话色彩的探讨。尽管现代科学无法证实这些描述的真实性,但嚣鸟的故事依然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丰富了人们对古代生物多样性和神奇自然的理解。 关于“嚣鸟”之形的描述,中明确的提及“嚣鸟”似“夸父”?关于“夸父”自古有夸父逐日的传说,《山海经》中也多有关于夸父是人神的相关记载。 《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又西九十里,日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楞,多竹箭,其兽多柞牛藏羊,其鸟多赤氅,其阳多玉,其阴多铁。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圆三百里,其中多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瑁玉”。 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右手拿着青蛇,左手拿着黄蛇。夸父和太阳赛跑,最终在路上渴死了)。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日夸父”。“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日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由于《山海经》虽然有操青黄之蛇的“夸父”记载,但不解“夸父”之形意? 关于徐家岭青铜神兽通体花纹,河南省考古专家解读为龙凤纹饰。放大青铜神兽图案,对比龙凤图形,研究发现徐家岭青铜神兽,蛇形长颈、尾部硕大、短足、单个尾巴、或单或双的神兽纹饰形状,与龙形、与细长足、多尾翼的凤凰鸟比较均有很大的差别,研究认为比较符合《山海经》记载的“嚣鸟”状貌。 龙 虎、狗对比图 认真对比龙、蛇之形,虎座鸟架鼓的伏虎、小耳朵、粗脖、短脖、短足、无吐长舌的造型,发现蛇颈形的神兽下半身造形像大狼狗的狗身、狗腿的肌理、尾巴造型也酷似大狼狗的狗尾巴,发现河南考古专家解读的虎身的青铜神兽其尾巴末端有纵向结构,尾巴的纹饰并没有呈现老虎尾巴的节状纹饰,发现青铜神兽更多元素更像大狼狗。品读《山海经》中关于“嚣鸟”的描述,恍惚中如“嚣鸟”现身,像是一下见到了《山海经》记载的“嚣鸟”。至此,形如大狼狗的“嚣鸟”的发现,终于揭开困扰河南考古专家33年的徐家岭9号墓出土的青铜神兽之谜。 发现“嚣鸟”之后,回头再过细研究青铜神兽整体造型,发现整件器物,明显是由两部分组成,主体整个兽身与兽首上的四个似龙如蛇、向上弯曲如口之形造型、神兽首部与兽身、兽尾为完整的一组,是大青铜神兽。而大神兽背上长方形以上、向上折弯以上的单个小神兽双足蹬连大神兽上脖、小神兽口中吞衔一只略小一点的小神兽,整体上首尾相连成为另外一组,青铜神兽整体为大神兽背上站立大小相连的两组神兽。青铜神兽上的正直造型结构成为两组神兽的分界线。 综合研究认为,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9号墓出土的青铜神兽兽首四翼、兽尾如犬尾等造型,与《山海经》记载的“其音如豚。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的“嚣鸟”之形的相关描述,即符合青铜神兽的造型,也比较符合出土若敖氏祖、若敖后裔斗克黄之升鼎、斗克黄墓、若敖墓、及谥号若敖源于(鄀嚣)嚣鸟的命名渊源,青铜神兽周身刻满的嚣鸟图案,也比较充分完美的展示了以嚣鸟为原始崇拜的若敖氏家族傲然独立傲视群雄的文化图腾。 终于解开淅川县徐家岭青铜神兽出土三十三年的为“嚣鸟”之名的命名之谜,之外,关于青铜神兽背上的小青铜神兽,也有关于“夸父”、关于若敖后裔斗氏密切相关考古证据的系列重大研究发现。 欢迎继续关注后续研究: 2024破解徐家岭青铜神兽之谜与斗酒器发现楚国令尹斗氏鼻祖斗伯比之墓 2024 6 18 于 湖北老河口 卧马居
|